扣问心灵的独行 施永坚
画家刘嘉伟给我发了一组他近两年的油画作品, 让我看看。 他想对自己有一个“了结”,作品通过电子文件发来,当我一一读看后,为之震撼, 不得不提笔而赞。
刘嘉伟是我同校的学长,他少年时是学校舞蹈队的主角,拥有众多青春少男少女追随者,那时在我们的眼里,精力 充沛, 英俊巧男的他, 日后定是一位出色的舞者,可他却放弃了舞的艺术,选择了绘画艺术 ,挚着在架上扣问自己, 让人见到了与少年却然不同的刘嘉伟。
几年前, 我第一次走进刘嘉伟在成都栅子街一楼内的美术教室兼创作室, 了解他的绘画生活, 那时他的作品并 不算多,但看得出他从四川美院和中央美院毕业后,在创作中一直在苦寻自己的东西。有些作品看得出他是想在西 方当代艺术中模仿或承接, 但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这种模仿或承接。
他把自己的视角放到了雪山, 放到了那纯洁而神密的青藏高原。刘嘉伟中央美院毕业时,所作的毕业作品是一幅 巨大的表现藏区众多僧人聚会场景,作品无论是体裁的选择,还是绘画手段的表现,都受到老师和观者的高度称赞。
此后, 他曾画过画面不大, 但作品尽显藏区风土人情的作品,也受到画界朋友的认同。后来他多次进藏采风写生, 在海拔两千米上寻找、苦索。
近年刘嘉伟毅然下决心搬入浓园艺术村闭门创作, 多年的存积一发不可收, 一幅幅让人震撼, 触及灵魂的作品呈 现给我们, 孤行的僧人、飘扬的圣火、千年的积雪、神圣的塔林, 都让刘嘉伟用自己作品语言表述得与众不同。
看他的作品早与没有再谈技法的必要,用心去读,静静而思, 没有喧哗与浮躁, 只有扣问心灵的独行。
这几年, 刘嘉伟举办过个人画展, 也参加一些展览活动。他的作品被批评界和收藏界关注,前不久海外和深港藏 家慕名而来, 许多作品被藏家和机构收藏。但他却显得十分平静, 在他的画室,他淡淡的说出: 终要有一个了结。
这是什么样的一个“了结”? 艺术永无止境。
![]() 画家 刘嘉伟 一种灵魂的向往
不止一次地诘问自己;我为什么画“西藏”?它困绕着我一直就很焦虑,抑郁,质疑到神伤。当焦虑转变 为一种情绪时,必然感染到画面。回想起来,其实,就是在这种莫名的困惑和焦虑的情绪下我画出了许多关于 西藏画。 1991年,秋天,怀着某种敬畏之心,我开始踏上了西藏这块充满着诱惑和神奇的土地,一路之上,那些被烤 得发黑的巨石,烧焦一般,犹如炼狱中的场景。山路上渐渐远去的喇嘛,像一抹阴郁的红色,直烙心底,一股 惆怅弥漫在胸间。黄昏,夕阳下滚动的经幡,清晨,大召寺门前腾升的苍烟,一群群磕长头的人们,一堆堆倚 墙而坐的喇嘛。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块坚实而深重的颜色,它模糊了细节。一阵阵沉闷而悠远的法号声,宛如 澎湃的潮水,涌我而来,此时,我深为一种神秘的精神氛围所感动…… 今天,我终于明白,艺术家与西藏的关系,艺术家与大地的关系,艺术家与万物苍生的关系,就是一种灵 魂的向往。
画家刘嘉伟简历 l1960年生于成都。 1984年至1997年先后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、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研修班。 ![]() 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 (责任编辑:admin) |